根據公司黨史學習教育的工作部署,我這個二十三年黨齡的老黨員又有了一次系統學習黨史的機會,重溫黨的發展史、奮斗史,結合本人近年來對中國近代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感慨良多。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他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我們: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
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在近代經歷了煉獄般的苦難,從腐朽顢頇的滿清政府到軍閥混戰的民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三座大山的壓迫,幾萬萬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果說時代的一粒沙落在一個人的頭上都能是一座山,那在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三座大山下,山河破碎,神州陸沉,幾萬萬同胞中有多少屈死的冤魂,有多少人正被敲骨吸髓,而中國人民,正隨著軍事、經濟、文化全面落后的舊中國一起,有無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危險。
面對“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仁人志士們從未停止嘗試救國救民的辦法,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辛亥革命,試圖從思想、器物、制度等方面入手來改變中國,救亡圖存,可他們不是本質上為了人民,所以不敢發動人民,只想強行把西方看起來鮮艷的各色花朵強行嫁接到中國的這片土地上,結果必然不能如愿。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南陳北李、蔡和森、毛澤東等共產黨員開始在全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實踐馬克思主義,在白色恐怖與重重困難下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開始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華夏兒女齊聚一心,通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和巨大的犧牲,南昌起義一聲槍響、井岡山上星火燎原、長征路上傳播火種、轉戰延安北上抗日、西柏坡里指揮若定直到北京城里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中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據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普查,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28年中,全國犧牲在戰場上和刑場上的革命先烈多達2100多萬人,而留在《烈士英名錄》中的僅有176萬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些犧牲的先輩們從不計較個人的身后事,追求的是祖國的新生和人民的幸福。
新中國建立后,中國共產黨沒有停下腳步,而是領導全國人民“兩彈一星”、抗美援朝、中蘇論戰、對印對越自衛反擊到今天應對帝國主義的貿易戰,從東部邊陲到南海島礁,從冰天雪地到熱帶叢林,從軍事、政治到經濟、文化,應對各類外部敵對勢力,保衛人民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對舊社會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致力于國家的建設,解決人民的實際生活問題;改革開放,搞活經濟謀求國家的進一步富強;在中國的GDP已達到全世界第二,人民生活質量普遍已取得較高水平的今天,仍然有一個個共產黨員沉在基層一線、深入老少邊窮的山區村莊里,對口幫助那些貧困戶們盡快實現全面脫貧目標。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
重溫黨史,書本上那一個個革命先輩不再只是空洞的姓名,他們為國為民的事跡在我的眼前幻化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站起來是一面旗幟,倒下后是一座豐碑。當我每一次停下來回望過去時,他們告訴了我初心的方向;當我每日負重前行的時候,他們又時刻在提醒我,我是誰,我要成為誰!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歷史是一面鏡子,鑒古知今,學史明智。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個優良傳統”。通過本次對黨史的系統再學習,砥礪了我的初心,使我進一步增強了“四個意識”,堅定了“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在下一步的學習工作中,我將更好的堅持斗爭精神,敢于擔當作為,努力學史明理,強化理論武裝;學史增信,堅定理想信念;學史崇德,賡續精神血脈;學史力行,做到知行合一;一切的學習與努力指向同一個目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